香港高校自费研究型硕士好申请吗?

孟文奕孟文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港校的MPhil和PhD一般是不收学费或者极少收学费的,全部课程只要花生活费即可(当然,PhD有工资)。 然而这样的设置导致申请者只关心申请难度大不大而忽略实际应该关心的事情——读完之后干什么去。 以我申请的2018年MPhil in Education为例。 这个专业一共43个offer,来自765人申请。其中20人拿到offer后选择不来读(占1%不到的比例),也就是说这个专业最终没去报到的人数在745人,约等于20个full-time学生。

这个项目的培养目标是PhD,然而授课型研究生(master by course)的课程设置不足以让申请人达到博士学位的申请要求,因此必须重新申请PhD,再次经过一轮筛选,如果录取,才能正式成为Ph.D. student,完成PhD论文并答辩成功获得Ph.D. degree。 从申请到毕业,真正能成为Ph.D. student的人大概只有20多,其他700多申请的人全都落选。 而这20多人里,大部分本来就有很好的研究背景和很强的科研能力,他们本身申请名校PhD就是十拿九稳,只是由于港校的MPhil和PhD不收费所以他们在申请时并没有把港校作为首选。 这也就导致了以申请难度分,这些项目可能比MIT还难申;但是以最终录取人数与申请人数的比值来看,这些项目的竞争又未必很激烈。 所以到底这个项目容易申请还是很难申请,取决于你的参照系是谁 另外,以本人了解,最近两年有很多同学申请到了全奖PhD,免交8万港币的学费,加上每月一万五的生活费,对于一个PhD学生来说,基本上不用家里出一分钱,这对于很多家境并不宽裕的同学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

总之,我认为港校的研预和Ph.D.对于大陆学生来说,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申请,性价比也相对较高。因为除了个别项目对申请者有很高的要求之外,大多数的专业对待内地学生的态度都是慎而又慎。

徐嘉轩徐嘉轩优质答主

香港高校研究生项目分为授课型和研究型两种类型。授课型研究生项目即大部分同学所理解的大学最传统的硕士培养模式,即通过修完一整套的课程体系,完成学习过程和考核,获得硕士学位。研究型硕士项目,顾名思义,其培养特色突出学术研究,在国际留学中也是非常普遍的培养项目,尤其是留学英国的同学,拿到的很多offer是研究型的master,其本质是属于硕士学历的level。

香港高校研究型硕士项目的培养方向,是更加强调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和科研参与的实践过程,通常入学后会跟随导师参与其科研项目。对于工科的同学,很多科研实力强的学科,选择研究型硕士项目可以进入大牛教授的实验室参与前沿研究方向的科研实践,是硕士学习的不二选择。每年的招生名额根据教授研究经费或者空缺学位而定,有的教授招很多,有的教授一个都不招,这也是申请中比较不确定的因素。

在申请阶段,研究型硕士项目一般没有固定的申请材料要求和申请期限,通常需要准备好学校常规要求的入学申请所需材料,通过自己选择学院和专业的网页找到相关研究方向教授的网站,发送邮件自我介绍说明学习背景,科研经历及未来学习和科研的想法,或者直接电话联系教授,说明申请意向后,按教授要求准备材料和申请。

香港高校自费研究型硕士申请在提交了所有申请材料,教授给以同意接收的通知后,申请同学在收到学校的录取offer,缴纳学费后即完成所有入学流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