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国高中交朋友?
我在美国读了12年书,从幼儿园到高中,经历过3次转学, 1次休学(长达两年多),去过2个州, 在校时间跨度约等于一个正常人读4-5年的学校生活。 所以关于“如何在异国他乡的普通高中里交到朋友”这个问题, 我还是有那么一点发言权的。
首先,我先声明一下我对“朋友”的定义——能一起玩耍、一起学习,聊得来的就是朋友了。 这种定义下的朋友其实随处可见——在图书馆里找一个空座位的邻座搭讪,要个邮箱或者电话,就熟了; 上同一门课或者参加同一个社团,有事没事去撩一撩,就认识了; 有时候甚至不需要那么多的交集,只是因为喜欢的NBA球队是同一支,就能成为聊得开的朋友。 所以“如何找到朋友”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啊!
只要你想认识人,方法多得是。我见过的中国人因为留学过来以后没有朋友而郁郁寡欢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是刚过来的那个暑假比较煎熬而已——毕竟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圈子,需要花时间和耐心去找寻新的同类。但是过了这个适应期之后,大部分中国学生还是挺容易和美国同学打成一片的。尤其是如果你选择的是主流课程(意味着大多数美国人会选的课程)的话,那上课的时候几乎都是白人邻居的感觉有木有。
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能轻松地交到一个美国好朋友哦! 因为美国人的交友逻辑和中国人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习惯以人为中心——先认识一个人,然后这个人带来他的朋友们,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圈子啦。但是这个圈子的核心,通常还是由异性开始的——因为人们更容易被异性吸引嘛。
而且美国是个很注重个人隐私的国家,你很难像在国内一样随意打听别人的私人信息——“你朋友真多呀,能不能让我加一个你们的群聊呢?”——这种事情是不存在的。
如果你感兴趣的人是没有主动接触你的兴趣指标(Facebook上的Like按钮)也没有评论过你的社交网络动态(Instagram上的赞),那你就基本上可以认为此人是一个内向的Nerdy类型的(大概占80%的美国高中生吧),那么你直接去打招呼的方式就会很不奏效。这类人的社交圈往往非常小,甚至可能一个手都数得过来。
想要结识这样的人,你就必须找到一个和他们相似的人作为切入口。举个例子:假设你要结交的同学都是AP数学/物理/化学/经济/生物/微积分的大神,那你就可以先自己装成一个学渣,多向他们请教题目(肯定要厚着脸皮去问了!),然后在交流的过程中展现你自己的特点——你爱好的运动,你擅长的科目,你们俩共同的兴趣爱好等等……只要有一个人对你表示出兴趣的意思,你就可以把这个人的联系方式给到了——当然,你们之间很可能也会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但是只要你保持热情的态度,一般都能得到回应。
相反,如果和你打交道的人表现出来的个性是你完全不感兴趣的,而你也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共同话题,那么这样的社交关系就完全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