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有多少小学?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尝试用简单语言描述如下 首先明确一点,荷兰并不是一个高社会流动性(social mobility)的国家,上图中显示的从社会经济地位低到高的流动路径在荷兰是相对难以实现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荷兰是一个小国,而且其内部阶级分化远远小于英国之类的国家。虽然荷兰国内也有贫穷和富人区,但是由于国土有限,穷人的聚居地不会离得很远,以至于富人和穷人孩子的学校往往距离都不远,因此教育上的差距也是易于被感知到的。所以人们会对不同阶层间的区分感到敏感一些(毕竟就那么点大个的国家,你容易区分“上边有钱”和“下边没钱”的家庭是很正常的)。
其次再说说什么是“从小学开始就划分了社会阶层”。其实这里的“小学”只是一个代称而已。指的是荷兰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关于中小学的新政策——所有小孩都按照就近原则入学,不再像以前一样根据父母的收入或者居住地来分配到不同等级的中学。政策实施之前,一般来说富裕家庭的孩子都能上比较好点的中学,而比较贫困的家庭则会分配到差一点的中学。但是不论怎样,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因为政府对学校的经费都是平均分配的。
新政策的目的就在于消除这种因贫富而导致的教育水平上的差别。从表面上看,新政策的实施确实达到了这一目的。但问题在于,如何评价一所中学的好坏呢?评判标准除了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之外,还会有其他指标,比如学校是否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等。而这些方面的评价标准是很难用金钱去衡量的。所以金钱还是会在其他的方面表现出来——比如说,如果学校需要购买非常好的教学设备的话,钱就会体现在教室里那台价格不菲的投影仪上;而如果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聘请优秀的老师,那么好的老师就不会一直在那个学校工作下去,教学质量很难保证。这些看似与“贫富”无关,但其实是有因果关系的,而且最终的结果还是会反映到学生们的考试分数上面来。
这个新政只是从表面上改变了学校间分数的差距,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间教育质量的区别。所以从小处在好学校环境里的孩子自然会有更好的成绩,而处在坏学校里的人成绩也会更差一些。所以从长期来看,这个新政并不会影响教育水平的整体分布。它只能令上层和下层的学校彼此间的差距没有那么明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