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怎么做中餐?
奥克兰的家中厨房里,叶丽(音)端出一道茄子馅饼。这个微黄色的馅饼用一种形状像法国长棍的圆形面包做成,馅料是茄子和豆腐。叶丽说,这道馅饼里用到了七种不同调料,包括茴香和花椒等,还放了猪肉。她还准备了三样小菜,腌梅菜扣肉、凉拌笋和木瓜鱼片。
叶丽是一位来自福建的餐馆厨师,在新西兰奥克兰开了一家名为“新家园”的中餐厅,这是奥克兰最大的一家中餐连锁店。58岁的叶丽在这个国家生活了28年,她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将中国文化向新西兰百姓介绍推广,31年来,每天她都在努力提升着中餐在水准和服务上。
“我18岁时就开始做厨师,那时我父亲把我领进厨房,教我做菜。我天生喜欢做饭,喜欢观察客人们用餐时的神情。为了让客人们满意,我要让他们的嘴里尝到最好吃的烹饪,眼中看到最美的盘盏摆饰,心里感受到最舒适的气氛。这当然太难了,但这也是我最快乐的事情。”
如何做好中餐?
做好中餐不易,让新西兰人接受更难。20多年前,中国的烹饪工艺慢慢走进新西兰人的生活中。当时的水炒中国菜很难满足挑剔的新西兰人,他们要求中餐要有卖相,要色香味俱全,而且要注重营养搭配,还要健康安全。
为了让新西兰人喜欢中餐,叶丽和她的团队一直在尝试改变。他们学习新西兰人的饮食习惯,按照新西兰法律规范制作中餐。几十年来,他们研制出了2万多款新菜品;每一季度,会更换一次菜品;每天,会推出一款新品。叶丽还积极吸纳来自新西兰的饮食理念,将中餐与本地食材相结合,做出既符合中国饮食传统、又符合新西兰人饮食习惯的新菜品。
在她家厨房的柜子里,摆满了从中国运来的各种调料和食材,有在福建福州制成的紫菜、干贝,还有从上海运来的高汤。在奥克兰市中心的一个院子里,还藏着“新家园”一个用集装箱改造成的食品加工间。在这里,中国材料经过多重程序成为“半成品”,运到奥克兰各地的新家园连锁店,再放在餐厅的厨房中,经过加热,就变成一道道美味佳肴。
“从技术上讲,我已经老了,但我一直努力学习,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新时代的中餐就是让食客在品尝时想到一个词——新鲜。”新鲜,是除了高品质以外,对中餐的另一个要求。叶丽解释说:“在新时代,我们不仅要掌握中国烹饪工艺,还要懂得食材及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加工方法等。还要懂得与国际接轨,了解国外顾客的饮食需求和习惯。”
在“新家园”餐厅,新菜单在周六下午三点准时推出,叶丽要求,新菜品一定要与老菜品有所区别,要让顾客看得舒服、吃得放心。为了做到“新鲜”,他们一年有52款新品;一周一款新菜品;每天还有一款特价菜。为了使口味及摆放造型更符合新西兰人的习惯,他们的厨师经常向新西兰人请教。
新菜品一上来,叶丽就立刻品尝起来。她说,要不断变换中餐的品种和做法,同时还要融入新的口味,这才是保持中餐“新鲜感”的永恒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