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生没学到什么?

屈扬眉屈扬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学不到什么东西这句话真的不太对,不过可能指代的不是教学内容而是人脉圈子。 先说教学,作为商科,我只能说除了某些特定专业(比如金融数学)确实没有多少内容可以学,毕竟mba的课程体系也是大同小异的。而且从授课内容来讲确实和本科没有太大不同,都是一些理论和方法论。很多人会觉得这些有什么用呢?其实这些东西本身是没有用的,他的作用在于帮你建立一种思考的方式。比如在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用系统思维去看待还是用线性思维看待或者用战略思维看待,这取决于你学的商业课程是不是真正起到了作用。

再说圈子,这个问题就更好笑了。我周围不乏有国内清华北大中流985的同学,也有三本和二本的学生,还有专科的学生。如果你说自己圈子太窄,那可能是你刚刚来到这个新的环境还不太熟悉。如果一年以后你还这么觉得,那我只能说可能是你自己的问题。

因为从我的经验来看,只要你不是那种社恐的人,那么在任何地方都能很快地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圈。在图书馆里你可以和身边的人聊一聊最近的阅读心得;在操场边也能看到三五成群的聊得来的同学;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更是可以轻松认识许多新朋友。我并没有说在英国就能认识很多大佬啊什么的,只是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位置,而你应该做的是尽量去拓宽你自己的社交边界,而不是抱怨为什么没有人主动找你聊天。

穆靖鸿穆靖鸿优质答主

国内的学生,无论是去英国读研,还是本科毕业后回国的,总会感叹一点,英国研究生也没学到啥。

先说其中的一个客观原因,即,大家普遍感觉,英国的硕士是一年制的。这个硕士时间跟国内至少三年的研究生时间差,使得大家都容易形成一种错觉——我一年,人家三年,显然人家学的比我多啊。

这个时间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如果硬要说,时间短是劣势的话,我只能说,时间短确实是劣势。但是,一年内学到的东西就肯定比三年内学到的东西少吗?那倒也未必。至少在你没有具体了解一个硕士项目的内容和侧重点以前,最好不要轻易下这个结论。

然后就是一些比较主观的原因,即,学生自身的期待和实际体验之间产生落差,使得学生很容易认为自己没学到什么东西。比如,国内的学生认为,研究生期间要跟教授有很深入的交流或做研究。实际上,研究生阶段,更偏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真正做研究的是博士生,而不是研究生(硕士)。学生和教授之间的接触在研究生阶段是很有限的。除了自己的毕业设计导师,可能有机会多接触一二位教授外,其余教授,可能一个学期就是听几次课,然后期末考试考完就再没机会见到了。对于习惯了国内大学大教室的学生来说,和老师接触得这么少,就很容易形成自己“没学到什么”的感觉。不过,你跟教授接触得少了,时间不都省出来给硕士其他课程的学习了么?如果你的学业是全年的课程(比如商科,很多是9月-7月),而非只有一学期的课程(比如理工科,很多是9月-12月),你还能在一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能不觉得跟国内学习到的差不多,甚至更多?

还有,如果学生觉得老师讲得内容和自己以前的本科课程差不多,会觉得浪费时间。其实,这也跟英国研究生的入学时间以及申请项目的相关程度有关。如果是本硕连读(国内读完本科学士学位,可以直接申请英国硕士第二年),或是本硕项目相关(理工科本科,申请理工科硕士),那么很多课程之间的重合度是很高的。尤其是理工科领域的课程,发展得并不像商科那么飞快,有些知识体系本身变化并不大,那课程自然也是一般般。而商科领域,属于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发展速度快,课程也会更新得比较迅速。如果学生大本的本科是读的专业和自己申请的研究生专业有较大区别(比如工科申请经济金融类研究生),很多课程都是新的内容,学生会觉得很有收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