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通过教育改变香港?

董法策董法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香港的教育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并在不断深入,这个改革的方向其实就是为了增加香港年轻一代的竞争力,进而让香港社会整个阶层有一个流动的可能。虽然改革的步子迈得不大,但好歹在向前走;虽然改革的力度不强,但至少也还有改革的样子——要知道,很多社会问题都是积重难返的,尤其是中国社会历来重视人情关系、面子观念,而香港作为英式管治下的城市,又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这两种力量的叠加使得社会的固化更加严重。所以不管怎么看,香港的这种小改小革还是有意义的。

2,对内地生来说,要申请香港的大学确实难度越来越大。从历年录取的数据来看,香港高校招生明显偏好北京、上海两地学生,其次是广东学生,外省学生的比例相对较少。 比如港大,往年一般招收8000人左右,内地学生大约500个左右,但是到了2014年却只招收了367名内地生(比2013年还少了100多个),创下历史新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香港本地生的升学压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香港大学附属小学与中学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港府加大了对本地生的录取优待(去年以来各名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中,除港中大外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这会对外地考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拭目以待。

除了高校以外,内地学生在申请香港的其他学校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以中文大学的研究生为例,按照往年的情况,内地考生只要达到国家线基本上就可以被录取,但是现在学校提高了录取标准,部分专业甚至要求考生达到390分以上的水平! 从申请学校到办理签证再到最后入境香港,整个过程十分繁琐复杂,如果材料准备稍有不当就有可能被退档或被拒签,严重的甚至会触犯刑法。所以对于那些报考热门学校的高分考生来说,还要小心提防“名额被抢”的事件发生……

晋桃香晋桃香优质答主

提高年轻一代的国民教育是改变他们国民认同和观念最根本的办法。因为香港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国家观和民族观的扭曲,与他们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与祖国大陆的中小学教育不同,香港的大部分中小学,包括公立的和私立的,都由社会机构甚至教会举办。虽然政府颁布了课本审定标准,但学校对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有自主权,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也由市场调控。教材的多样性,使部分教材在涉及历史、地理和政治等科目时有“港独”倾向,而且,香港的教学大纲中原本就没有系统而全面的民族精神教育。香港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德育教育不够,对于香港与祖国内地的关系更是缺乏全面的了解,以致他们容易受到港独和“泛民”势力的蛊惑。

因此,中央政府、特区政府和内地相关省市需要从下述方面着手加强香港年轻一代的国情教育和国民意识:首先,特区政府需要加强推行“国安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国家安全方面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家安全意识,改变很多市民将香港和内地视作“一中一港”、是“两个国家”甚至有“大中华区”错误观念。

其次,需要加强香港学生内地实习和见习安排。在近年的香港保钓运动的参与者中,超过40%有内地就读、实习和访友经历。内地的学校和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接受香港大学生前来学习和实习的规模。中央政府还需要鼓励和资助部分香港青年学生去祖国内地工作一两年,通过切身体会和经历改变他们对“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的看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